《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书是塞林格唯一的长篇小说, 在人们还未完全从二战的创伤中走出来,安危无法得到保障,人人都陷入自危的时候。这本书一经问世便风靡全球,引起人们强烈共鸣。可以说,本书是少年迷途中的一束曙光,是青春路上的行动指南。书里霍尔顿这个角色,看不懂是幸运,看得懂是人生。 霍尔顿也许代表着每一个试图超越世俗平庸而又无能为力的孤独的我们。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一步一步地接近这个约定俗成的世界,却也在慢慢失去自己内心最珍贵的纯真。希望霍尔顿这个角色能唤起你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1.在混浊的世界里,清醒的人最受伤害
霍尔顿是个家境殷实的16岁少年,这个年纪的孩子都在埋头苦学,但他显然是个异类。他看不惯所处学校的人际关系的虚假,厌恶他生活的“混账狼藉”的世界,愤怒是他的代名词。阳光之下总是有阴影存在的,尽管是在学校里,也会有弱肉强食的阶级高低之分。比如说他以前的学校——埃克顿岗中学吧,这所学校的校长哈斯先生对待不同社会地位的家长就有截然不同的态度。 这种“看人下菜碟”的行为足以让霍尔顿气得发疯,无法忍受继续在这里待下去。几番折腾之下,他来到了潘西中学就读,这所学校是中国版的黄冈、衡水,许多家长为了争取一个名额几乎挤破脑袋。而霍尔顿却对这所学校嗤之以鼻。在霍尔顿看来,这所学校也有着各种虚伪和套路存在。比如,学校会在家长来的前一天,让学生吃上牛排,以应付家长对孩子餐食的关心。 学校有栋楼以往届一个优秀学生的名字“奥森伯格”命名,而他也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栋楼之所以以他名字命名,是因为他给潘西扔了一大把钞票。室友斯特拉雷德在外人看来帅气干净,其实是个没有多少人了解的邋遢货,自己收拾打扮去约会,让霍尔顿帮他完成写作文的作业。霍尔顿几乎看透了这些人的劣根性,他看到了他所处世界的冷漠和自私。 霍尔顿与这个世界显得格格不入,他16岁的年纪,却有着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敏感和对这个世界的批判。与各种虚伪的现象相比,他显得非常真实,与其说他做作,不如说他清醒。他就像每个学校都会有的小混混一样,带着对这个世界的失望,慢慢地一步一步变成人们口中的叛逆少年。“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就如屈原遭到放逐一样,在潘西这个浑浊的地方,霍尔顿又一次被退了学。在现实的泥沼中,清醒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斩断虚伪,也会刺痛自己。 霍尔顿的痛苦如影随形,让他在这个混沌的世界里无所适从,不知该如何安放自己。其实啊,面对现实的污浊,我们可以选择不硬杠,而是钝感一点。有个词叫钝感力,所谓钝感力不是油盐不进,而是在看清生活的真面目的时候,选择“装聋作哑”,以柔克刚。面对周遭的环境,我们需要一点钝感力,不敏感、不计较、不在乎,别人的言和行就很难伤害到我们。然而在霍尔顿这个血气方刚的年纪,他显然还无法领会,所以弄得自己遍体鳞伤,体无完肤。 2.看透生活本质,但无法超越本质 霍尔顿的故事就像是一首忧伤的事,他的看透与无法超越,构成了生活中最深刻的矛盾。他的目光穿越了生活的表象,却在面对生活的本质时感到无力和迷茫。霍尔顿被学校退了学,回到宿舍依然还被室友斯特拉雷德求帮忙写一篇作文。虽然他嘴上没答应,但在内心的善良的驱使下,还是帮了忙,结果反遭室友埋怨说写得不对。这时发生了一件事,让霍尔顿没等学校通知,就先行离开了学校。 这位室友是个利用出色的外表一次次出去捕获女孩子芳心的少年。而就是这一次,他又一次轻而易举就得到了霍尔顿心仪的女孩的芳心。而当霍尔顿得知他只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欲望、证明自己的魅力时,愤怒让霍尔顿再也无法克制地与室友大打出手。但是一番较量之下,因为体格悬殊过大,霍尔顿输得彻头彻尾。 在宿舍关灯后夜深人静的时候,霍尔顿终于明白,他没有办法改变这个世界一丝一毫,他也根本无法动摇这个肮脏的圈子。于是孤独的霍尔顿离开了这个让他万分愤怒和难过的地方,开启了一天两夜的游荡。在目睹了旅馆里的男女互相喷水的变态场景后,还在回宾馆的路上遇到了“中介人”招揽生意,最终他因为不同意发生关系而被讹了两倍的服务费。当他情绪激动地试图理论时,嘴角还被揍得鲜血直流。霍尔顿所在的这个肮脏的世界啊,一点点击碎了他心目中的那一点点纯真的坚守。 痛苦之中霍尔顿决定回到家里去看看心爱的妹妹菲比,却不料遇上了突然回家的父母。为了守住被退学的秘密,霍尔顿选择暂时寄宿自己尊敬的老师——安托利尼先生的家。但不料,这又是另一场噩梦的开始。半夜三更霍尔顿感觉有只手在自己头上要么抚弄,要么拍打——那是安托利尼先生的手。是的,这个让霍尔顿视为最后的避难所的地方,最终让他紧张而害怕地摸黑穿上裤子,落荒而逃。霍尔顿终于清醒地认识到:安托利尼老师对他的关爱和照顾,竟然也有着某种肮脏的欲望在里面。16岁的霍尔顿,几乎经历了这个世界所有的恶意,这个如此混乱的世界,让生性叛逆的他如何看得惯?看不惯,却又逃不开。 这种无力感让霍尔顿再一次陷入了迷茫。他像一艘在无边无际的海洋上失去方向的船只,不知道自己该往哪里去。我们在面对现实世界的让人悲观的、消极的、不公的事时,也不免感到困惑与不安、无力与迷惘。总有些人和事让你失望和沮丧。很多时候,不管我们如何努力地去改变,最终也不过像霍尔顿那样——在生活的大染缸里,缺陷越深,最终也无力拭去身上被浸染的色迹斑斑。 3.历尽千帆,最终依然守望心中的麦田 正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霍尔顿,是这个世界里的受害者。他敏感又脆弱,即渴望融入周围的群体,又渴望逃离这世俗生活。现实挫折、人际关系的难题使他即使折腾得精疲力尽却依然找不到突破口,于是他想躲起来。在矛盾中他选择远走高飞——到无人打扰的西部去生活。“我打定主意,决计远走高飞。决意不再回家,也不再到另一个混账学校去念书了……到西部去,那儿没有人认识我,我可以随便找个工作,反正只要人家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人家就成……我还可以装作一个又聋又哑的人,谁都不会来打扰我……这样想着,我兴奋得要命。”但是妹妹菲比得知哥哥霍尔顿要去遥远的西部生活时,拖着行李箱出现在车站,执意要跟着一起去。 在人际关系处处碰壁的情形下,妹妹的举动,无疑是治愈霍尔顿的良药,无形中拯救了他。他意识到自己并没有被这个世界抛弃,还是有人能理解他,并且想守护他。另一方面,霍尔顿内心的善良使他改变了主意:自己去西部流浪,做个又聋又哑的加油工人苦一点也没什么,但是妹妹怎么办?绝不能带着她一起承受生活的磨难。最终霍尔顿选择留下来继续好好上学,他变得成熟,不再想要逃离这个世界。 妹妹成为了他生活的支撑点,他看着妹妹在旋转木马上转了一圈又一圈,心里无比喜悦和从容。自己淋过雨,就总想着为别人撑把伞。霍尔顿守护着天真单纯的妹妹菲比,不让她沾到混沌世界的半点尘埃,成为了真正的“麦田里的守望者”。 霍尔顿的经历,如今成为一份珍贵的药方,递到每个感觉被命运捉弄的人面前。生活没有义务满足我们所有的期望,一直顺从我们内心的想法发展。我们能做的就是像接纳天气一样,接纳生活,接纳他人,接纳自己,然后依然守护内心中最纯净的麦田。罗曼罗兰说过,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