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一个人在深夜独处的时候,是否总会胡思乱想,想起以前经历过的痛苦或尴尬的事情,无法阻止,无法控制。如果那件事,我不那么做就好了,会不会有着不一样的结果?为什么我们两的感情变成了这样,越来越疏远?为什么不幸要发生在我的身上?为什么事情没有变得更好,反而越来越糟糕?等等。 脑子里反复出现的记忆就像挥之不去的阴影反复侵蚀你的情绪,让你感到悲伤和自责。很有可能你陷入了反刍思维。接下来,来看一看反刍思维是什么?有什么特征?有什么影响?如何打破它? 什么是反刍思维
“反刍”本义是指某些动物,如牛、羊、鹿等,将吃下去的食物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返回嘴里进行咀嚼的行为。心理学上“反刍”指人们过度地、反复地回忆过往的负面经历和感受。 反刍思维其实是一种严重的情绪内耗。它让你沉溺到过去的痛苦情绪之中,无法控制自己,也无法解决问题,严重的还会影响到你的精神健康。 反刍思维的特征
①反复消极。不分场合、时间闯入你的脑海,反复播放你曾经痛苦、失败的记忆场景。 ②无效的自我批判。处于消极情绪状态下的“自我反思”往往不能解决问题。 ③无法自我聚焦。个体在反刍当中过度关注自我,并对自己的羞耻或不足进行放大。 反刍思维的影响
长期的反刍不仅仅限制了个体的心理幸福感,还可能对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处于焦虑情绪时,反刍思维会让他更多的回忆消极的记忆,用消极的方式面对当前的情境,对未来也会更加的悲观。所以,习惯性反刍的人更容易患抑郁。持续的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会激活身体的应激反应,换疾病的风险也更高,导致身体出现各种不适,如头痛、胃痛、失眠等。 如何打破反刍思维
①聚光灯效应,告诉我们没有人像关注自己那样关注自己,当消极情绪来临时多向外看,以旁观者的视角更客观地看待事情。 ②森田疗法,告诉我们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纠结那么多干嘛,过去了就过去了,有什么大不了的。 ③短期积极干预,如听听歌、打打球、看个画展……接受一点新鲜事物,刺激大脑多巴胺,获得新的快乐。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